全国服务热线:13825810626骏意设计--专注智能玩具设计的解决方案商
新闻资讯

热门关键词:

掌握设计心理学 成就更好的婴幼儿玩具设计

返回列表 来源: 发布日期: 2018.10.26




近年来,婴幼儿玩具产品消费额不断上涨,有数据显示,婴幼儿的消费占家庭总消费约30%。而在消费额提升的同时,家长们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市面上还是有些婴幼儿玩具的设计不符合婴幼儿心理特征,如功能设计特点不明确、产品安全性不够,等等。

而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一些设计师缺乏相应的设计心理学常识,没有对产品进行革新,不利于婴幼儿的玩具娱乐与安全。

下面,骏意设计从婴幼儿的心理特征谈起,导入设计心理学内容,让玩具设计师和企业更了解婴幼儿玩具设计要素,更好升级改良产品设计。

 

1 婴幼儿的心理和知觉特征  

法国的心理学家H・瓦龙将儿童心理的发展水平分为四个时期,其中从出生到3岁是动作的发展时期,在这个阶段婴幼儿的心理活动得到很大的发展。  

从出生到1岁属婴儿期,婴儿的心理特征是与其照顾者之间正在建立起良好的信赖感,这个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感觉和知觉阶段、高级心理活动阶段、初级的人际交往阶段。出生2周以后,婴幼儿可以短时间近距离地观察物体,对声音的刺激会有反应,对见到的动作会有反应。2个月以后,已经能够辨别不同的形状,如曲线、图像,能感受来自不同方位的声音,会转头寻找声源。6个月左右,能够从不同玩具中挑出自己喜爱的玩具。经过反复的言语动作训练、情感的传递、外界的刺激,依靠感官逐步感知并认识事物,发展自我意识,但是由于能力限制,只能通过简单的方式感觉周围事物。  

1岁到3岁属幼儿期,此期幼儿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自主性。1岁以后开始辨别颜色,除了混合色和饱和度不同的颜色外,能够正确地辨别其他基本颜色,能够辨别比较简单的词音,开始辨别简单的方位,如上或下。2岁后,能够理解如个体的视线与行为之间的物理关系等。这一阶段幼儿控制自己身体及参与环境活动的能力得到增强,能独立行走,手的动作有了相当的发展,学会使用各种玩具,言语发展相当明显,能用言语来沟通情感,有能力来探索周围环境,并试着做多方面的尝试。掌握这一变化的规律和特征非常重要,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因势利导,教育幼儿学习简单的行为规则,如分辨喜欢与不喜欢,好与不好。培养幼儿健康的自主性,发展幼儿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作为陪伴幼儿成长过程中的各类玩具,对他们的未来发展影响很深。      


2 婴幼儿玩具设计的形式要素  

0~3岁是婴幼儿性格和情绪发展的关键时期,好的玩具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年龄段的基本动作,可以培养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可以引发并培养好奇心、探险性,可获得满足感及成就感,可初步培养婴幼儿良好的习惯。所以设计师在进行玩具设计时,如只站在成年人的角度,显然是很难开发出符合婴幼儿心理特征、满足婴幼儿需要的玩具,基于这一年龄段的心理知觉特点,设计师必须从色彩、结构、功能、造型以及材质等方面把握玩具设计的形式要素。  

1)色彩使用。在婴幼儿玩具设计 中,色彩的使用非常关键。由于视知觉是婴幼儿接收事物的主要途径之一,色彩是他们最易被感知到的信息内容。婴幼儿在观察事物时,色彩鲜艳明快的物体总是能吸引他们的眼球,如0~6个月大的婴儿,对于较为鲜艳的东西,对有声的玩具较有反应,研究发现婴幼儿最喜欢两种颜色――黄色和红色,这两种颜色的玩具出现在他们的视野中时,往往会做出较快的反应。心理学的实验还发现,婴幼儿对色彩有着本能的反应:有些色彩会使他们平静,有些色彩让他们兴奋,会激发起他们的注意力与观察力。在玩具设计中,不同的色彩及其组合,表达不同的主题,可带给婴幼儿不同的情绪。设计师在进行婴幼儿玩具的色彩设计时,应将光亮、艳丽的颜色应作为首选,婴幼儿反应较慢的颜色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到玩具上,还要注重色调的调和、色彩的对比及单纯化配色的运用等。  

2)结构要素。结构是玩具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连接和作用,它可以是由单一部分或多部分共同构成。例如,最早的结构玩具――积木玩具,它可以造房子、架桥、搭成各种建筑物的形象。由多种或至少两种形式的形式元素通过组合形成立体空间,结构成为形式语言的空间载体,具有对称、节奏、均衡性和多色彩统一的美,婴幼儿通过立体的形式美获得体验,其视觉――空间――智能的感觉得到了发展。因此,婴幼儿玩具的结构设计要符合婴幼儿的生理、心理需求,要有变化性,要有吸引力。例如,根据两岁孩子的个性和心理特点来看,结构的单一性显然是不能满足的。设计师开发这个年龄段的玩具可通过拼、加、叠、插、拆开再组合等不同方式使玩具更有拓展性,拼装造型的多样化,对婴幼儿的动脑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有帮助,将有效地协调手、眼睛和大脑,锻炼思维能力。  

3)功能原则。婴幼儿处于心智快速发展的时期,能够对事物快速的学习和接受。因此,玩具设计在功能方面要满足不同的需求。一是适合性。例如,1岁左右的婴幼儿的玩具应当色彩鲜艳,易于抓或握,这样可以锻炼其感官的知觉能力,提升手和眼的协调性,设计上应采用轻柔,不易脱落的小部件,确保安全。2岁左右的玩具需要帮助他们四肢活动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合他们的心理需要。二是启智性。婴幼儿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玩具体现寓教于乐,婴幼儿玩具要以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促进脑部发育、提高思维能力。三是趣味性。婴幼儿玩具的设计,在功能的发挥上要以婴幼儿对它的兴趣和好奇为前提。如果设计师费尽心思为婴幼儿“设计”好了兴趣爱好或发展方向,而忽视了婴幼儿自己的兴趣和愿望,结果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家长挑选的玩具,回家后却被孩子放在一旁,使玩具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4)造型设计。婴幼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他们对周围所有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充满想象力,玩具是他们与周围世界交流的媒介、方式和手段。已有的研究认为,在形态上过于理性化的玩具,不会引起婴幼儿的兴趣,甚至会有相反的效果,因此设计师在造型方面,首要的就是应该删繁就简,避免在设计上出现烦琐复杂。对设计师来说,婴幼儿玩具的造型设计采用卡通造型、具象造型或抽象造型是不错的选择。卡通造型可以使婴幼儿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察觉和理解事物的主要特征;具象造型的造型元素多来自生活,从生活中提炼,符合2岁左右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抽象造型一般简洁精练,这种造型设计的玩具一般是针对刚出生之后的婴儿,因为此时他们正依靠自己的感官如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逐步感知周围事物,简洁的形态会使注意力在同一个物体上不能持久的婴幼儿比较快速地感知。除此之外,一些具体的设计手法,使用对比手法可使玩具造型生动、个性鲜明、避免平淡,重复、渐变、韵律、比例等不同的技法,都会产生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5)材质选择。首先,必须要考虑可循环性。婴幼儿对同一种玩具的关注时间不会持久,玩具的生命周期短,过高成本的材质不宜采用,在考虑成本的同时要选择可回收循环使用的材料。其次,必须要考虑到触觉体验。对婴幼儿来说,触觉是婴幼儿成长过程中重要的体验之一。  

合适的材质会使婴幼儿产生丰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例如,好的积木在材质选择上最好选择木质材料,因为木质会令他们感觉自然、亲切。再加上此类玩具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可选择榉木,因为榉木重、坚固,抗冲击,纹理清晰,质地均匀,色调柔和流畅。第三,材质必须安全。材料必须是安全的环保的材料。此外,在设计中其他附加要素,如艺术性、时代性、文化性以及绿色化也是设计师必须要考虑的内容。

 

   掌握设计心理学内容,玩具设计师和企业将打造出更贴合婴幼儿心理特征的产品,更具针对性和精准性,也更好面向于市场需求。


关注骏意


全国服务热线: 13825810626